工商時報【文╱黃欣】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(5)日宣布將新設「科創板」。市場分析指出,之所以要針對科技創新企業另設上市管道,除了彌補目前深交所創業板和「新三板」的融資管道不暢,還能透過進一步放寬上市條件,吸引更多新經濟獨角獸企業前往上市。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指出,科創板的登場與大陸現有的融資管道不暢有關。首先,目前創業板仍實行審核制,很多「雙創(創新和創業)」新經濟企業,仍難以獲得創業板上市的機會。再加上創業板股份交易若過於活躍,一方面可能讓這些企業更加短視、不利其長遠發展,另一方面也會造成估值過高,股價波動劇烈的市場風險。另兩因素還包括俗稱「新三板」的上市企業數量儘管相當龐大,但二級市場的交易不活躍,定價功能薄弱;以及大陸企業境外上市困難,部分海外的中概股公司若要回歸大陸資本市場,也沒有完全對應的市場。除了科創板可望為大陸企業解決上市尷尬處境,昨日最關注的莫過於香港。曾於今年初在港上市的小米,是在大陸監管部門提出估值過高及憂慮抽緊資金之下,放棄CDR而選擇在港上市。且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指出,半年來新經濟股份在港上市的宗數已超越美國,融資總額更是選擇赴美上市的同類股份的一倍以上,可見過去香港對於新創企業的吸引力。如今上海擬再起「爐灶」設立科創板,並以註冊制允許新經濟企業上市,有機會吸引被稱為「獨角獸」的大陸企業,重新把目光投向其國內市場,亦恐對香港形成競爭。分析指出,當前香港仍具有法制健全、制度成熟,資金進出自由的明顯優勢,但仍應及早思考如何保持及提升自身競爭力。
- Nov 18 Sun 2018 23:32
選情告急!小野挺邁 柯向綠靠攏
留言列表